当前位置: 歌谱简谱网 > 弦乐 > 肖斯塔科维奇第八弦乐四重奏C小调

肖斯塔科维奇第八弦乐四重奏C小调


  • 出版时间: 2003-4-1
  • 字  数:
  • 版  次: 1
  • 页  数: 38
  • 印刷时间: 2003/04/01
  • 开  本:
  • 印  次:
  • 纸  张: 胶版纸
  • I S B N : 9787540429935
  • 包  装: 平装

    市场价:5.50元 优惠价:4.80
    点击:

    简介
    第八弦乐四重奏是肖斯塔科维奇最著名的作品之一。在长达五个乐章的音乐中,作曲家用生动的笔触向世人讲述了他生命的故事。
    第一乐章:在四件乐器奏出的一段缓慢的挽歌式的乐声中,作曲家著名的D-S-C-H(D,降E,C,B)动机将自己清晰地展现在听众面前。在这一乐章中,肖氏还援引了他1926年19岁时的成名作《第一交响曲》中的一端旋律。
    第二乐章:在一阵激烈的音乐声中,作曲家再一次用他的DCSH动机为人们勾勒出一幅地狱的图景:这是一端引自第二钢琴三重奏的旋律(1944)——“死之舞”。这段旋律据说是曾在纳粹集中营被犹太人传唱的,这些可怜的人们当时被迫为自己挖掘死后的坟墓。而作曲家本人在歌剧《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》引起当局的极度不满后,又何尝不是成天生活在自己的坟墓的幻象之中呢?
    第三乐章:这是一段基于DSCH动机的犹太风的小圆舞曲,既甜蜜又辛酸。苏联政策中的反犹太成分曾迫使数以千记的犹太人离乡别井,流浪他乡。肖氏曾对此表示过痛心,深感人生的残酷。在这段乐曲中,作曲家引用了一段曾用于他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(1959)的旋律——这是在斯大林死后,苏联当局恢复肖斯塔科维奇的名誉后写成的。在一段仿如笑声的下行音阶中,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一向不苟言笑的作曲家,此时就象在和一位挚友一起,发出开怀的笑声。
    第四乐章:包含了一些粗暴而又沉重的和弦。有人说,这是来自德累斯顿的炮火。也有人说,这是斯大林手下在半夜的敲门声。后者听起来似乎更合理。这种来自对强权的恐惧对30年代的肖氏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,以至于他有时甚至收拾起行装睡到屋外,以便随时逃走。
    第五乐章:同样以DSCH动机为基础,最后一个乐章回应了首乐章。但在这里音乐线条变得圆滑了一些,这是一种对往昔的凄苦的回忆。这段音乐后来发展成乐曲的高潮,但随之而来,却有坍塌在一片无奈和顺从之中。

    目录

    推荐

    其他相关

  • 返回歌谱简谱网首页
    音乐图书